WFU

網站頁籤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租書好,還是買書好?

作者:姚侑廷



突然在天下雜誌看到一篇「數字說話」,覺得有意思,就貼在臉書跟大家分享。

台灣人愛借不愛買,書市銷售5年腰斬



雖然與2011年相比,台灣書籍出版銷售額在2015年下少了162億台幣,但是借書量卻從2006年的1.71本/每人每年,上升到2.95本/每人每年。為什麼寧可租卻不去買呢?我想到的原因有幾個:


租比較便宜


以我看的天下雜誌為例,一本定價180,一年就是4680。目前網站的特惠價是2990還有一些贈品。租的話呢?以我實際的例子,一本30元,一年約780元,甚至會因為某些會員制度還有折扣而可能更低。算一算,省下的錢可讓我們一個月能多喝一杯最貴的星巴克,其實還不錯!


租不用找地方放


「書不過是知識的載體」這個觀念在近年來甚為風行。其原因有二:一是房價高漲,寸土寸金;二是電子書的盛行。有訂過雜誌的人,勢必都遇過年度大掃除時,(被太太責罵著) 丟棄數十本又重又髒(有些甚至沒拆封)的慘痛經驗。「買書在手,終究交給回收」。


租書比較會看


當然這是因人而異。不過我自己,租的因為有歸還時間壓力,通常都能翻過。至於買了的書,反正一直都在那裡嘛,總是會找到機會看的。「總會去看」=「不會去看」。你看我台南待了那麼多年就是沒去過孔廟。


租了沒整本看也沒關係


這一條跟上一條根本顛倒,到底在說啥? 哎呦,我看的是時尚雜誌,看過就算了,何必買?我只對這本書的某個主題有興趣啊,看一下就好了,不必買吧?沒有短到在書局就翻得完,又沒有到必須拜讀多遍或當做文獻參考(比如「解剖學」,就算有得租,你會去租來看,一個禮拜還嗎?)

講的都是租書的優點,難道我都只租不買嗎?其實比較認識我的人就知道,我大概在「買書剁手團」中可以當到幹部的程度。目前的計劃是等被唸了 一旦沒有地方放了,就來「炊書」。除了一直買,還能怎麼支持它們?


台灣書籍出版界的未來


台灣的書,其實一直口碑很好,不論是外在或是內容上,我想這應該是大家都同意的。所以我還是會購買一些台灣出版的好書(偶而會有中國網友想託我代買台灣的書寄過去)。但是銷售的萎縮與實體店面的大量關閉,是一直在發生的。況且它是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銷售越差,成本考量下,質量就越差;然後質量越差,就更賣不出去。目前我只想得到「推行中文書電子化」這個策略。歡迎大家提出想法激盪火花。


延伸閱讀


蔡依橙電子閱讀近況更新:硬體、平板與評估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