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面對威脅身心安全的加害者,我們應該這樣做!:看完《不存在的房間》與《驚爆焦點》之後。

作者:姚侑廷



不可預期的犯罪,每天都在你我周圍發生。該怎麼避免?發生了又該怎麼辦?請讓我透過兩部電影與一本書,帶你來看這個問題。


《不存在的房間》Room



故事的開頭讓人焦躁不安。是窮嗎?是架空小說的虛構世界嗎?難道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文明毀滅了,女主角只能靠賣淫維持生計?種種的念頭在腦中飄著。留長頭髮的孩子有著漂亮的臉蛋,卻是個男生!一些意外與一些意料中的劇情慢慢堆疊,等漸漸摸索出大綱,不禁毛骨悚然,不忍再往下看。原來女主角,是被綁架並囚禁在一間只有一扇天窗的儲藏室中,甚至還與性侵犯生下了一位男孩。

雖然整部電影是由同名小說所改編拍攝,但這種長期囚禁,甚至性侵產子的事件,是確實曾發生在真實世界中的(而且遠多於你我想像!)。一間大小約3坪的房子,唯一能取得外界資訊的,只有那一扇搆不著的天窗,和一台快報廢的電視,根本不可能正常的活著。但是小男孩卻被母親保護的很好,有著良好的邏輯思考、語言表達、情緒控制等,也跟母親感情相當的深厚。對小男孩來說,浴缸、餐桌、水龍頭、衣櫥,都是他的朋友。而幾天一次的犯人來訪與侵犯母親,就是他躲在衣櫥中與幻想中的狗對話,與練習從1數到50的時刻。媽媽甚至不讓他接觸犯人(也就是他的生父),讓他保持單純與完整,最後甚至救了媽媽與自己。

比起母親,小男孩由於媽媽的保護得當,因此離開囚禁後,漸漸的就能適應真實世界。如同訪視的醫師所說:「最重要的事,是你在他還在可塑期的時候,將他帶出那個地方。(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did was to get him out while he’s still plastic.)」小男孩聽了,就偷偷對媽媽說:「我不是塑膠做的 (I’m not plastic.)。」小小的開了個文字遊戲的玩笑,但卻讓人聞之鼻酸。

導演詮釋的手法很平鋪直敘,但卻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小男孩一開始很畏縮,導演不去拍他畏縮的表情,而搖晃著去拍大人的膝蓋與地板,表示小男孩的視線根本不敢看對方的臉。隨著時間的經過,漸漸的視野越拉越上面,終於碰觸到了說話者的眼神(我們看的人也跟著鬆了一口氣)。

不只如此,整部電影能引發許多延伸討論與思辯。例如:女兒被強暴後生下的孩子,能算是自己的孫子嗎?懷了犯人的孩子,該生下來嗎?「好死不如賴活著」好嗎?為了博眼球,採訪時能不顧受害者心情,硬 問 機車 不恰當的問題嗎?(記者居然問女主角:「妳有沒有想過,妳的決定(讓小男孩冒著生命危險逃出來求救)真的是對他(小男孩)最好的選擇嗎?」,連螢幕前的我都看到發火了!)

如果家裡有高年級的孩子,或許能找他/她一起看,畢竟比起片段的新聞,結構完整的敘述整個故事,更能讓孩子有深刻的體會與想法。


《驚爆焦點》Spotlight


沒有刻意去找,但是卻在很接近的時間內,看到了相同主題的電影。


這是一部根據事實改編的故事。波士頓環球報空降來了一位主管,除了可能的裁員,更需要他來評估經營多年的報社有沒有轉機。結果他決定深入追蹤一篇已刊登的專欄,主題是「神職人員性侵兒童」。是個案,還是通案?上層有無隱瞞包庇?明明應該公開的檔案卻不見蹤影,到哪去了?整部電影將故事的脈絡、細節、轉折,交代得一清二楚。讓所有的觀眾,都能掌握到事件的全貌,與事發當時的時空背景。

在台灣,我們可能不太清楚「宗教」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 2004 年一項蓋洛普調查顯示,大約 41 %的美國人都至少每星期參加一次宗教活動,這個比例高於一些已開發國家幾倍。(維基百科)」想像一下,神父不只是星期天遠遠地站在台上佈道的那一位,他可能主持過你的受洗儀式,不遺餘力支持鄉里的慈善活動,與你的家族和整個社區交情都非常的深。你從小就每個禮拜跟家人上教堂,該宗教的觀念與精神,一次次透過餐前祈禱、背聖經、平日親子對話、睡前禱告等內容,深深的烙印在你心中,並且成為你生命的一部份。

當你終於長大,成為一名追求真相的記者,卻必須去挖掘這條新聞,你會怎麼做?甚至你就是那受害者,平時自己景仰的神父(神職人員是「神」在人世間的代理人),竟然在四下無人的地方,伸手去摸你的股間...。這種事情落在孩子身上時,應該除了「腦中一片空白」外,不大可能有其他反應。然後就一件接著一件,持續多年。片中受害者是這麼說的:

  • 「你怎麼能對『神』說不呢,對吧?(How do you say "no" to God, right?」
  • 記者:「Joe,你有曾經試著告訴任何人嗎?(Joe, did you ever try and tell anyone?)」
    Joe:「誰,神父嗎?(Like who, a priest?)」

這些勇於揭發真相者,自然遭受到許多來自外部與內心的抵抗力量。法院的刁難、加害者系統的不合作與威脅、幫凶的裝傻、是否會因此摧毀自己祖母一生信仰的遲疑......。當報社終於排除萬難,將事件公諸於世後,蜂擁而入的,是更多被害者打電話來報社,說出自己深埋心中多年的秘密。之後總共刊登了超過 600 位受害者的故事,有 249 名神父遭到起訴,估計在波士頓有超過 1000 名的受害者。


我們能做些什麼?


《不存在的房間》中,當女主角與家人度過重逢的喜悅之後,各自陷入深沉的悲痛。父親無法將女兒與綁架犯生的男孩當成孫子對待;女主角對母親大吼:「要不是你教我要善良,我或許就不會去幫忙他那該死的生病的狗!(Maybe if your voice saying "be nice" hadn't been in my head, then maybe I wouldn't have helped the guy with the fucking sick dog!) 」;母親聽了則對女兒說:「你以為被毀掉的只有你的人生嗎?」就跟藥物過敏一樣,「犯罪機率百分之一」這句話,對單一個體是沒有意義的。如果遇到了,就是 1,就是 100%。而且是一輩子,一整個家庭受影響,運氣差還會丟掉性命。

或許你會說,歐,那是因為他父母親保護的不夠啊!像我就跟孩子寸步不離,應該沒問題吧?但容我提醒你:許多都是在父母親身旁遇害的,甚至更多被害者是成年人(抱歉我就不舉例了)。所以面對不可預期的犯罪,不論是孩童、成人、甚至是為人父母者,該怎麼避免?該怎麼教?

這本書,或許提供了解答。



四種危險的人格


書中列出了四大類人格,以及可能出現的舉止或扮演角色。

  1. 自戀者:他們會一點一點折磨你
    • 控制狂
    • 霸凌者
    • 糟蹋人
    • 詐欺犯
    • 宗教領袖
  2. 情緒不穩型:敢愛敢恨?其實是情緒炸彈
    • 瞬間變臉
    • 耍賴威脅自殘
    • 打我卻說愛我
  3. 偏執型:認為誰都不可以信任
    • 你的看法他都貶抑
    • 對每一份工作都不滿
    • 搞神秘
  4. 獵食者:無歉意、不會悔改
    • 黑心商人
    • 慣犯
    • 啃老族
    • 吃軟飯
    • 騙錢的親友

問題是要怎麼知道遇到的是哪一種呢?書中有列出一個「人格檢核表」,每一種人格的勾選項目達 130 項或更多(「獵食者」達 150 項!),當有實際聽或看到某一項時,就打勾,最後再數一數共有幾項特質符合。15 分 ~ 25 分會讓周圍的人不舒服,25 分 ~ 65 分需要專業人士幫助,大於 65 分則有危險性,建議盡量遠離。




必須要注意的是,這種分類是作者多年的經驗,並不是醫學專有名詞,他也鼓勵大家去看更多相關專業的書籍。還有,分類並不是「非A即B」,更可能有一種以上的複合型人格,那更危險。



這位在「自戀者」達 73 分,屬於「可能會侵害你或其他人的人身安全,或者造成情感、心理或金錢的損失、傷害」(真實案例,也確實造成周遭人的傷害了)



雖然每一項都沒達到 65 分,但作者認為這位更危險(這是模擬案例)。

因此,作者建議如下:

  1. 善用檢核表,並從中學習到「該觀察什麼要點」
  2. 相信直覺
  3. 「討喜」不等於「善良」:這一點我想許多成年人也不知道
  4. 保持距離,就算是對方是家人也一樣
  5. 注意時間地點,就能降低風險
  6. 先查證,才信任

歸納成簡單的一句話就是:


觀察他、分析他、遠離他。


「自戀者」的極致:宗教領袖


這邊要單獨提一個雖然不常見,但是很危險的角色:宗教領袖,會帶領信徒死亡的那一類。1978 年 11 月 18 日,在南美洲蓋亜那發生了「瓊斯鎮事件」,連教主在內,高達 908 人集體服毒自殺,其中超過 200 名的兒童。連前往調查的美國國會議員里奧.瑞恩都死於謀殺。Discovery 有製作了相關的紀錄片,還原了當時的整個過程。

為什麼  900 人會聽 1 個人的話,集體自殺?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因為這些人看不懂。當你的腦中沒有「詐騙有以下幾種類型」的系統性知識,接到一通電話,那帶有特殊腔調的「你好,請問是姚侑廷先生嗎?你之前有在網路買過書...」時,就只會想一下「嗯她講話有點腔啊」,接著就努力的聽對方說的對不對,質疑、反駁、焦慮、進而上當受騙。而那些平常有透過各種管道,了解目前坊間 流行的 詐騙類型的人,聽到的反應則是「欸這詐騙嘛!終於被我遇到了超棒!」你必須先有這些認知,才有辨識的能力。

再回到電影,這兩部電影的加害者,都屬於「獵食者」。《不存在的房間》中的犯人,在戲中有表現出「獵食者」與「情緒不穩行」的複合型人格;至於犯下性侵的神職人員們,或許有「獵食者」加上「自戀者」。

一位神職人員在記者受訪時,清楚而大方地表明:「我同意你說的,我有猥褻他們。但是我只是和這些男童玩耍,這可沒有讓我開心。(原始報導在這裡)」這段話讓人看了不只驚嚇,還感到毛骨悚然。再看書就能明白了:「獵食者無法感受到正常的情感波動,不明白他人的痛苦,字典裡沒有同情」。


加害者的文字,該不該看?


之前看過一部電影:《第 22 年的告白:我是殺人犯》。片中描述犯人在刑案過了追訴期後出書賺大錢的故事(請容許我不爆雷)。這件事情,其實在日本也發生過(比起犯人父母的出書懺悔並捐出所得七千萬給受害者家屬,鄭捷父母的不作為真讓人難受)。很不幸的,台灣也有出版社出了書,而且我尊敬的李茂生教授,也針對此一事件有了不同於「正反觀點二分法」(贊成或反對出版這種書)的特別觀點(相關文章一相關文章二)。




關於這件事,我的論點是:不用看,也不該看。正如同《FBI教你認出身邊隱藏的危險人物》舉的實例,一位因偽造文書入獄、並且在獄中刺死獄友的犯人,因為出書(書名是《In the Belly of the Beast: Letters from Prison》),頗受好評。因此知名作家等人聯署爭取提早假釋,結果假釋六週後又犯下了隨機殺人案。那些幫忙聯署的人,事後的感想是:「沒想到如此善於運用文字的人也會殺人,我們實在不該幫助他出獄。」看到這種結論真是傻眼。記住,善意不等於善良,文筆再好也不等於好人。看了這些犯罪者寫出的文字,了解他們的犯案動機、教養過程等內容,又能如何呢?

我們不只作善不作惡,也要明白這個世界有善有惡,更要知道不幸遇到了惡,該怎麼辦。祝福你我終生都不會遇到這樣的事。


推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