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原本是一篇碩士論文,經由作者劉若凡的書寫,再次以書的樣貌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內容介紹了位於卓蘭鎮的「全人實驗學校」,從違法的草創到正式立案,二十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我從去年八月開始,帶孩子在家自學,因此對於書中描述的「體制外的教育」,不只佩服,更多的是親切感。許多在創校前、運作中、畢業後會遇到的問題,我不是有遭遇過,就是即將會面對。而前輩們二十多年的經驗,彷彿就在黑漆漆的前方,為我們選擇體制外自學的家長點了一盞燈。燈光下的路,我們未必會去走,但總是好過伸手不見五指。
自學之前:該學什麼?
如果你也想替孩子申請自學,這大概是申請前最讓人想破腦袋的問題了。看著二十年前前輩的討論與爭執,既親切又覺得自己真是見識淺薄。原來我想的,人家早就想過了。
- 他不必具備太多現成的知識,可是他需要具備「自學的能力」。有一天當他想去學什麼,他便有能力去學會什麼(黃武雄,本文序)。
- 人有全方位發展的潛能,教育就是要協助人們擺脫文明加諸的各種桎梏,回歸孩童沒有偏見並具創造力的特質。(黃武雄,《童年與解放》)。
- 教育的過程,應該是引導學習者透過自身的體驗,探索與成長,解放思想,促成孩子內在的最大發展。
- 統合性課程的實驗:採訪、觀察、分組報告、田野調查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所學校於 2002 年開始,將地理與歷史整併為「社會科」。他們的理由是「地理是歷史發生的場景,全人不單獨設地理科目,主要在強調整合的能力」。結果居然因為這件事,在 2012 年的校務評鑑被打了四等,理由是「社會科欠缺地理課程」(一等最優,五等最劣,2009 - 2013 年的評鑑中,全國只有五所中學被打了四等)。明明是很合理很用心的規劃,卻被這樣評價,看了真讓人搖頭。
說得很完美,實際做起來又如何?抱著這樣的好奇心,我繼續往下看。
自學之後:自主權該給多少?
這間學校有許多特別的地方: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要上什麼課,睡到中午沒去上課也不會有什麼處罰,更沒有退學(創校初期)。當初的目的是「讓孩子有完全的自主權」。但他們錯估了一件事:挑輕鬆好玩的做,是孩子的本性。於是前期大家紛紛挑繪畫課、音樂欣賞,後期都挑肢體課、戲劇課、登山探險課。最不受歡迎的是數學課和英文課,理由都是「無聊」。
這樣會有問題嗎?當然有!當年沒有升學管道,這些同學若要回到體制內的大學,考取的機會可說是相當低。何況數學是累積的學科,一旦翹課過多,進入「聽不懂 → 沒興趣 → 不上課 → 聽不懂」的惡性循環,就只能以零分告終。因此學校漸漸改變策略,一步一步往體制內靠近。
上面列出來的每一條,都讓當家長的我看得怵目驚心。如果不關宿舍,同學是能自由進出,想睡就睡的。原本一學期一次的期末公演,必須事前花三個月準備曲目與彩排。一年中就有六個月在排戲,還能剩多少時間唸書?甚至有一票人,會白天睡、晚上打麻將、打電動、溜出校區,四處破壞、偷錢、玩火、抽菸。直到經歷了這些事件,老師才明白一件事情:
不幸的是,在課程改革到能確實提升學生的學力之前,已經開始有人畢業了。雖然有少部分人因為當年的肢體課,因而走向戲劇、舞台等相關就業市場;但絕大多數人,並沒有能力考上好的大學科系,進而有好的就業。作者的用詞很婉轉,但是明眼人都看得懂。
體制外的學習,真的是一個好選項嗎?
不論是《海闊天空:長大以後》這部紀錄片,或是本書,追蹤的時間都長達二十年。你不得不承認,幾乎所有人的這二十年,都能決定他之後六十年的日子怎麼生活。而且,必然會影響到他的下一代。作為一位將孩子帶到體制外的家長,看得越多,越走得戰戰兢兢。看完這本書,我歸納出三個能作為體制外教學者的方針:
- 「體制外」不等於「不學習」
- 「快樂的童年」貌似很好,但若因此迎來「痛苦的成年與老年」,我想那是任何家長都不樂見的。
- 「適度的提醒與規範」不等於「剝奪自主權」
- 「假若要學生成為自己,不該放手讓學生成為自己,要成為自己,學生首先得被教育『如何成為自己』」(第六章,204 頁)
- 「培養自主權」應該是一個引導的過程,而不是直接無為而治。
- 基本的學科不只該學,還要學好
- 無聊能不能不學?不行。因為那是將來安身立命的功夫。
- 以數理科來說,反覆寫題目的目的不是練習考試能力,而是將新學到的部分從短期記憶區存進長期記憶區。
結語
在嘗試新領域的過程中,比起成功的案例,失敗的歷史有時更彌足珍貴。「教出一位自主又自律的學生,是否能夠同時符合升學壓力、找到好工作等主流價值的期待?」「人際關係、課外活動算不算學習?」如果對孩子的學習有許多疑惑,想了解這一群人過去是怎麼面對並解決這些問題的,我非常推薦您來看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