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與其刻意練習,不如跨能制勝!《跨能制勝》推薦文。

作者:姚侑廷


你都怎麼教你的小孩?或是你將來想怎麼教你的小孩?

雖然隨著自學的風氣愈來愈盛(108 年度高達 8245 人),攤在家長面前的選擇愈來愈多。但帶孩子如帶兵,要粗略分類的話,大概能區分成緊迫盯人跟放牛吃草兩大類,分別在天平的兩端。兩端之間,則是漸層的灰階。哪一種比較好?哪一種才對?始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些年來,支持兩邊的論述,都各有重量級的著作或研究發表。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就比較偏向於「放牛吃草」的這一端。

 
 
整本書分成十二章,最大的重點有以下幾個:


「贏在起跑點」是迷信


「刻意練習 + 贏在起跑點」,是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徹底執行的「必勝策略」。但作者說並非如此,因為絕大多數的領域,是屬於累積再多練習經驗也沒用的「不友善學習環境」(wicked)。只有極少數的,例如圍棋、琴藝、橋牌等有明確規則,答案有限的領域才適用刻意練習的策略。當刻意練習沒有用時,贏在起跑點的策略就沒有意義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看到許多「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以及許多「小時候成績爛得要死,長大卻很不得了」的實例。後者並非什麼奇蹟或是激勵人心的雞湯,而是因為這個社會就是這樣運行的(是的,那些「我小時候都沒在念書,成績很爛」,並不是沒在念書,而是在多方嘗試,進行廣度的延伸)。也因此,如果方法錯誤,你從孩子兩歲開始就投入的,你跟他的大量時間,與你的海量金錢,除了剝奪了他的童年之外,可能到頭來是白忙一場。


思考的方法,或許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重複性工作容易被機器取代,懂得概念思考觸類旁通的人方得脫穎而出。廣泛應用知識的能力,源自廣泛的訓練。

在多方嘗試之後,才能選志向,全力深耕


但很可惜的,台灣的教育制度都是先選好志向,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也因此每年台灣有大約一萬八千名大學生休學,就連第一學府台大,也高達 890 人(108 學年度上學期)。離開學校,踏入職場後才轉換跑道,更是稀鬆平常。

關於這一點,目前是無解的。只能說,如果因了解而分開,必須轉換跑道時,千萬不要惋惜或覺得自己過去的付出不值得。因為那是人生路上必須要做的事,而往往能夠主動轉換的人,後續都會有不錯的結果。


最遠的道路其實是捷徑


填鴨式教育的好處,就是能立學即用。怎麼「用」?用在考試時填上正確的答案,獲取高分。這一套也在台灣推行了多年,因此 1996 年建構式數學推行時,引起軒然大波。但或許是只改教材沒改考題,亦或當時沒有充分的師資培訓與醞釀,十年後,九九乘法表重新回到小學二年級的數學課本中,直到現在。

目前的小學數學,其實還是看的到相當細膩的安排,存在建構式數學的本質。例如先學連續加法,才教乘法;先學估算,才來介紹四捨五入等等。「499 - 198 = ?請用估算法計算」的答案是 300 ,而不是 301,就是這個原因;為什麼在五年級時計算公因數,要列出兩個數的所有因數再來挑揀,而不能用短除法直接算出來,也是相同的道理。

同樣的,本書作者認為,在學習時,「掙扎出一個答案」,比「直接塞一個答案」,好上許多。如果你是老師,有三個妙招能增強學習:留白(讓學生掙扎的填上答案)、測驗、多問關聯性問題。至於人生,沿路修正糾錯,就是旅程的全部。

下面是我認為本書作者沒有明確回答的部分,以及我看完本書後的個人意見。


如何區分「大器晚成」與「虛度一生」?


大器晚成的培養法,往往必須忍耐前面的成就不佳(沒考過全班前三名)或一事無成(比如成名前的李安)。但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確定,一個人是一輩子一事無成呢?如果孩子長大之後,真的一事無成,當家長的,會不會認為自己的培養方法,誤了孩子的一生?

我們都很怕背上「耽誤了孩子一生」的重罪,所以我們都不敢直挺挺地站在天平的最邊邊,放牛吃草那一端,寸步不移。即使我們內心明白,可能這樣是對的。就像你覺得台積電很棒很優秀,你也不會借錢押身家一樣。作者也大概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書末,寫了「想用一句就能說明本書的一切,是不可能的」。本來蓋棺都未必能百分百論定的事(例如梵谷,死後才被認為是優秀的畫家),想在孩子小時候就能參透,確實是妄想。但如果可以,我們都還是希望,能夠正確分辨,並提供最大的幫助,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如果我的孩子資質平庸呢?


這一題跟上一題有點關聯。簡單來說,資質平庸的人,如果被當成大器晚成,就可能會虛度一生。因此對我們當家長的,除了訓練判斷力(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值得大器晚成,還是資質平庸),還要有「願意接受自己孩子並非大器晚成之輩」的勇氣。說起來很殘酷,但有時候承認自己的孩子很平庸,甚至會比大街上下跪還困難。這一題作者也沒回答,我的答案是:平庸就要接受,在不要揠苗助長的狀態下,盡量用各種工具補其不足。手上有大明蝦很好,只有小溪蝦也罷,只要有心,總是能做出美味的料理。

最後用一段之前發表在個人臉書的 話結尾:


雖然聽起來很北七,但是人生不過是數十寒暑,或許對於孩子的未來,我們應該多一些包容與關懷,少一些焦慮與責備。

印象很深的是,有次在數學期末考的前一晚,時間是晚上八點。孩子的期中考分數並沒有很好,但是他說他累了,開始整理房間。如果是你,會把他罵回書桌前,還是順著他的意?「多寫一張練習卷」跟「把房間整理乾淨」 ,哪一項可能讓明天考試多拿兩分?哪一項對他的人生比較有幫助?(後來我選擇不干涉他,畢竟我小時候可沒主動整理過房間......)

維繫一家人感情的,不是一百分的考卷,而是愛。所有的父母親,在爆炸之前,若能不時地提醒自己記住這個原則,我想對父母或孩子,都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如果對「大器晚成培養法」有興趣的人,推薦你買這本書來看看。

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