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此心不沉》:台灣人該知道的歷史

作者:姚侑廷



書很早就看完了,卻一直無法下筆。
因為很慌,很不踏實。


好像你在我看了兩眼師傅用柳刃片魚之後,請我發表心得一般。當然我也能說些「刀子很鋒利」「魚肉的色澤很美啊」這種,但是對日本料理一無所知的我,最得體的做法,應該是笑笑的說「啊這個我不懂耶」。


重修一部分的台灣史


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干城、水上機場、中央噴水池、國華街口,這些點,我都踩踏過呢。但為何,本來以為已經很熟的地方,讀來卻如此陌生?答案顯而易見:是的,我根本不了解台灣近代史。而且跟是不是文組一點關係都沒有。這,不是藉口。

一個自己都不懂的東西要怎麼去寫?就這樣擱在心裡,悶了一個禮拜。某一天(洗頭洗到一半),突然喃喃自語了起來:「奇怪了,一位39歲的醫生,不但買得起書,有時間看,也喜歡看。如果連這樣條件的我,都不清楚台灣歷史,都不清楚二二八事件。那到底還有多少人知道真相?又還有多少人在乎真相是什麼?」因此豁然開朗,開始寫下心得。就算是支離破碎的可笑,就算只有一個人因為我的心得對台灣近代歷史多瞭解一點,我想那也是好的。


台灣醫師的典範


陳篡地醫師可以說是那個時代醫師的典型代表:文武雙全,樂善好施,正氣凜然,勇猛果敢。不只是他,其他如文中提及的林伯槐醫師、施澤民醫師、高煥楨醫師、及其他數十位醫師,無一不是這種模式。無怪乎在過去,醫生在台灣社會是備受敬重的,因為他們不但濟世救人,而且都願意為社會貢獻其心力。在神靖丸遭受轟炸即將沈沒之時,就算這些醫師手上有佩劍,他們還是選擇不過去艙口推擠爬出甲板,而是把求生機會讓給其他人。人生順境時,錦上添花的事大家都有辦法去做;生死存亡之際還能一秉初衷,那才是真功夫。我想這是我們後輩應該終身謹記在心,奉為圭臬的。

書中仔細的介紹了陳篡地醫師從受徵召出海、大難不死、參與越南獨立、戰後返台、二二八事件、上山躲藏、下山配合國民黨演出「投誠來歸」。較大的感悟有下面幾點:


日治時代(註一)台灣人所受待遇的好與壞


小時候聽過不只一位有親身經歷過日治時代的長輩陳述「其實日本統治也是有它的好」。翻閱一些相關文獻也提到,國民黨來接收台灣之後,有這樣想法的更多了。台灣人對日本特殊的情懷,在日本311大地震捐款數目上表露無遺。

但深究其背後,其實當時除了少數人,多數的台灣人身份地位與日本人是不相同的。當然因為統治只有短短的五十年,但社會制度建立(經濟金融教育戶政等)與基礎建設(鐵路海港水電基礎等),可說是做了相當的多,也在台灣社會對自決自治的強烈要求下舉辦了兩次的地方選舉。如果再繼續下去,台灣能不能持續發展,與日本他處無異,平等的成為日本這個國家的一部份?總是會讓人有這樣的想像。但是確實在次等國民的狀態下,我相信這些被派上船的台灣醫師,他們所受的待遇是與日本籍醫師不同的。因此雖然只佔書中一小部分,卻能強烈感受到,自己對於日治時代的刻板印象,應該會在將來延伸閱讀相關書籍後改變很大。


兒女私情與國家大義


不論是日治時代的抗爭、二二八事件、戒嚴統治下的白色恐怖,在閱覽相關資料時,常常看的心頭沈重,雙眼泛紅。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因為陳篡地醫師躲藏四年而被羅織罪名的親友,書中記載有42名,其中4名被處死刑。連送飯至躲藏處的姪女陳碧草女士,都被特務逮捕審問。書中詳細的描述出姪女被凌辱的拷問細節,讓人心痛不忍卒睹(鍾逸人先生有親訪陳碧草女士)。

看過一些描述人性醜惡的歷史後,除了對那些加害者感到氣憤、對主被動幫兇感到不解、為受害者感到不捨外,也不禁反思:如果自己遭遇相同的情境,會怎麼選擇?到底該往「好死不如賴活著」,還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個問題對任何人都是相當困難。我目前的看法是「如果有先想明白,再去做一件事情,並且全部承受這件事情引發的責任與結果」,可能是比較恰當的策略。套一句知名漫畫鋼之煉金術師中的話:「人沒有犧牲就什麼都得不到,為了得到什麼東西,就需要付出同等的代價。(註二)」本來「魚與熊掌兼得」這種好事,在現實中發生的機會就是微乎其微了。先有了這項認知,然後我們能做的,就是精進自己想明白事情的能力。而且這件事情應該努力一輩子,這樣就可能減少發生錯誤的機會。注意只是「可能」,畢竟只是短短數十寒暑,豈能盡如人意?


特殊的書寫方式


書名是「此心不沉-陳篡地與二戰末期台灣人醫生」,但是因為資料蒐集的困難,因此幾乎六成都是在說陳醫師的故事,兩成在說作者(鍾逸人)在相同時間內發生的事,剩餘的才是其他人的故事,及時空背景的陳述。由於「人事時地物」中,「人」是多軸發展,因此比起多為單軸發展的傳記體模式,閱讀起來會覺得混亂許多。就好像你面前不是坐著一個人說給你聽,而是七八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喳喳的。這是在閱讀時要注意的部分。但這並不會減損本書的價值與光芒,比起「這本書哪裡寫得不好」,我目前比較會採取「這本書有哪裡很棒」的角度在閱讀。


歷史的重要


歷史是什麼?在看歷史書籍時,這個問題每每浮現在我的心中。或許很多的故事很動人、照片很好看、壞人很可惡、主角很偉大,但是我需要了解這麼多細節嗎?船折返幾次、沉在哪裡、誰有被救到、誰又不幸罹難,除了主角配角及其家人之外,其他人需要知道嗎?誰有辦法知道並記得這麼多瑣事?記住了又如何?

剛好最近在看「大國政治的悲劇」,書中旁徵博引,分析得相當精彩。我才比較知道「盡可能的保存紀錄,最好還是多面向」的重要性。你可以不在乎,可以不去看、不去了解。但某一天當有一個人要因為一件事需要一個資料,他就有東西可以查閱或引用,甚至去分析比較論述。這,應該就是歷史紀錄存在的目的與重要性。

再回到書本身。比起驚訝陳篡地醫師對台灣的大愛,我的心情幾乎被滿滿的羞愧所淹沒。竟然自己對台灣歷史中這麼重要的一位前輩的事蹟,一無所知。最近正巧在嘉義市博物館舉辦了「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美展」。因為不再是一無所知,從踏入展場開始,幾乎是含著淚看完。我們真的對這塊土地發生過的人事物:不論是陳篡地、鍾逸人、陳澄波、黃榮燦、蘇振明......甚至是更多的無名前輩,知道的太少太少。



蘇振明教授「若有人問起–228的對話」

你或許會說,知道了陳篡地醫師,並不等於了解二二八事件吧?是啊,因為他也只是這一大片,名為「二二八事件」拼圖中的一塊。而「二二八事件」也不是單一拼圖,拉遠來看,它之前連著日治時代,之後連著白色恐怖,乃至於更後面的政黨輪替。我認為這些,應該是在台灣的我們,不論老小,都應該優先並深入瞭解的部分,如果我們真的在乎。


學校怎麼教「二二八事件」


為此我特別去買了解嚴前後國立編譯館版本的歷史,與今年國小、國中、高中的歷史教材比較了一下。看完了之後,感觸益發強烈了。

首先,不用說,老蔣過世前,國立編譯館版本的高中歷史課本是沒有可能提到二二八事件的。1990年開始有提到。1999開放一剛多本之後,這部分的內容也多了起來。雖然教育部的說詞是『「二二八事件」在新課綱中不但沒刪除,反而由「說明」欄的舉例,提高到「重點」的欄位,詳述二二八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與影響,表示對此歷史事件在當代台灣歷史發展進程之重視』(2015/04/21),但是實際看了內容,還是讓人搖頭嘆息。有關國立編譯館版本的歷史課本,在「歷史課本的歷史 50年來高中生怎麼學228」這一篇整理的非常詳細,還請您參考。

下面分別是不同年紀從課本所得知,關於二二八事件內容的最新版本。


兩個不同版本的國小歷史自修(課程安排在五年級)


國中歷史總複習


高中歷史總複習

陳篡地醫師與鍾逸人算不算二二八事件裡的重要人物?自然一定是。所以該不該被重視,被強調,被告知?在考試引導教學的這些年來,真讓人懷疑,還會有多少人在大考小考之餘,還會去看類似「此心不沉」「張四平回憶錄」「二二八口述歷史」「近代台灣慘史檔案」這些書。我們難道不應該優先把這些教給孩子並代代相傳嗎?

「沒有真相,沒有原諒」這句話,近年來一直被傳頌。但若只有真相,卻不重視,那也是枉然。一般而言,在人際關係中,一個人終生最熟悉的,應該是自己的父母親與兄弟姊妹,因為那些人跟你相處得最久,關係也最密切。相同道理,憑什麼台灣人腦中的歷史,台灣史不應該佔據最大部分?光有世界觀、考試考一百,就好比你背得出整個鎮的道路名稱,卻不知道你爸爸媽媽當年是在哪間柑仔店屋簷下躲雨巧遇的一樣荒謬。沒有根,再有國際觀又如何?

「此心不沉」對我而言,不只是一本書,而是認識「近代台灣史」的一扇窗。讓我們在二二八事件70週年的今天,開始了解整件事情的始末吧。

註一:關於該用「日據」還是「日治」,周婉窈教授有一篇文章解釋的相當詳細:『 從「日治」到「日據」再到「日治」── 一份公文所揭示的歷史事實 』,請參考。

註二:在劇中,主角後來發現他所存在世界的運行規則並不是那樣。

延伸閱讀


王伯仁:「 永遠的戰士 - 鍾逸人 」
呂東熹:「 陳篡地醫生與越南國父胡志明 」(此篇可說是全書精要版本)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