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來說,「錢」是什麼?
沒膽寸步難行
「人是英雄錢是膽」,當不得不開口借錢,卻被一秒拒絕的當下,這句話瞬間浮現我的腦中。如果只是沒膽,大不了不當英雄。可是如果「沒膽」這件事,是出現在醫生問你要不要讓媽媽自費用比較沒有副作用的新藥、新工作地點讓你不得不買台機車、眼鏡摔破了不能不重新配一支的時刻,你就會發現自己不只不是英雄,還陷入了一種捉襟見軸的窘境。
錢不只是實力的展現,還是無可取代的東西。聽到這裡你可能會皺起眉頭,有需要銅臭味這麼重嗎?我天天量入為出,過的勤儉樸實,也很自在呀?嗯,問題是你覺得是常識的事,未必人人都有。所以下面的問題如果你一秒就答得出來,那就恭喜你可以跳過今天的部分囉!
問:我還在唸書,建議我去打工嗎?
答:看情況。
會想打工,大概是出現了下面這幾種情況:
- 生活基本開銷不夠,不工作沒飯吃;
- 想幫忙家裡的經濟,例如還掉負債;
- 想買的東西買不起,例如新的手機;
- 有其他的目的存在,例如想認識她。
沒飯吃當然要找工作,後三點就要想一下是不是真的需要這樣做。當年我找家教的理由是「想自己存錢暑假去美國的醫院見習」,後來發現等錢真的存到了,爸爸還是不幫我簽保證人(當時還沒當兵出國要保證人,不讓我出去是因為美國剛發生 911恐怖襲擊事件),動機消失,就不繼續打工了。現在回頭看,如果當時能問清楚,或許我就不會選擇去當家教。永遠都要先弄清楚目標再行動,即使只是打工。
關於負債,請跟家人坐下來討論。有沒有急迫性?現在用時薪 130 元去還比較有利,還是等大學畢業拿月薪3萬元去還比較有利?「要不要辦助學貸款」這一點也能用類似的觀點去看。或許有人會說,一畢業就負債幾十萬很可怕,但是我是贊成的。因為先把資源(=時間,專注力)放在能有複利效果的事情上(=學習),將來要還掉這些錢,會比現在打工容易得多。
現在能上大學的,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都不差。所以不只是買東西,甚至只是生活中日常的社交行為(例如下課去吃個飯),一個月加起來都不是幾千元可以搞定的。就算不交男女朋友,為了能跟同學打成一片,有需要去打工嗎?我建議不要。與其拿時間換錢然後唱歌唱掉,不如選C/P值更高的「增加自己在教室內的價值」。除非你私藏必考題
至於「想認識她/他」我就沒意見了。不過如果我是豆花妹,比起上班穿制服跟你一起工作八小時,我比較想下班後穿得美美的出門約會。
問:當我賺得很少的時候,真的就不用存錢嗎?
答:錯,你還是要存。
2013 年,戴勝益說過「月薪不到五萬千萬不要儲蓄」,當時社會正反兩種聲音,吵得厲害。我想到我當義務役預官時,一個月 7210 元,吃住不用錢。當時存得好辛苦,一年總算存了5萬。然後住院醫師第一個月薪水就超過5萬了,當下感嘆不已。
後面賺的錢比較多,所以前面就不用存嗎?我不認為是這樣。存錢跟兩性交往一樣,都是需要練習的。你在月薪兩萬的時候能合理的分配資源,將來月薪十萬的時候就不會亂亂花。
同樣的,存錢之前要先弄清楚「為什麼要存錢」。原因跟第一題有一點像:
- 有個東西我現在手頭的錢買不起,例如新手機;
- 可見的將來有筆大支出在等著我,比如小孩要出生了;
- 我怕哪一天要用錢沒得用,譬如存退休金;
- 我想賺「資本利得」,比如定存或是投資,需要本金。
這四個原因都很棒。第一點的購買要注意是不是買有價值的東西。例如手機一支一萬五看起來很貴,但是如果三年才換一支,平均每天 14 元就能買到許多服務,我認為是相當划算的。
第四點之後的文章會提到。
問:需要記帳嗎?
答:應該要。
下面幾個狀況,就不用記。
- 單純只用現金付帳,領薪水的人;
- 記了也不會看的人;
- 超有錢的人。
固定一個帳戶收每月薪水的人,如果沒有使用信用卡,只要每個月刷簿子就知道到底有沒有存到錢、存到多少。這樣就不需要花時間記帳。當出現異常時(例如我當住院醫師時,如果明明薪水下來了,但是怎麼總金額跟上個月比,不增反減?)再去了解就可以了。有使用信用卡的人我建議要記,或是把當期帳單留下來備查(現在手機都能查到,很方便),伴隨三到六個月整理一次的「資產淨值」。
這是 Google Sheets,定存用備註就能提醒自己啥時到期,很方便。
透過記帳是不是能改善存錢與花費的內容?可以,但是必須定期整理分析。下課之後就不會再翻開的筆記,不如不抄,上課專心好好聽。超有錢的話,據說也不用記帳,原因是因為他的時間很貴。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
隨著年紀增加,越來越能體會「人只能靠自己」這句話。尤其當你已經不是「一人飽全家飽」,而成為家裡的經濟支柱時。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祝福你能終生有膽,走跳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