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版(左)與繁體中文版(右)封面的差異。
我的工作是一位小鎮醫師,我父親的工作是一位國中教師。也因此,生活上無法實際體會「做生意」是個什麼樣的狀況。當然你也可以說診所也是一門生意,但因為我只負責終端的「銷售」,因此對於整體的運作流程,雖然理論上了解,但卻沒實際操作過。
這樣的背景知識之下,若擔任一位自學生的指導老師,能培養出一位商人嗎?很顯然會有相當大的知識障礙。你無法教會他人你不懂的事,甚至當「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時,你更不可能讓孩子在這個領域,有相當的理解與學習了。
為什麼必須學做生意?因為經濟運行的模型,就是人類社會行之多年、並且不斷演化的重要系統之一。當你有了這些「基本常識」,在面對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述時,就能一眼望穿其命題真偽、不會鬧笑話。甚至在成年之後,發生讓人瞠目結舌的重大失誤。例如壯志創業卻狼狽跑路、跑去買衍生性金融商品慘賠上億、知名作家撰文批評滷肉飯不應該漲價等等。
我曾專程北上去吃過不只一次鬍鬚張,「只是」二字真是不知所云。
身為市價曾經破五千億美元的上市集團,它在成長為巨人之前,有什麼能讓人學習與借鏡的?褒獎與讚嘆的話總是不缺人說,我就來說些不好聽的話吧!
企業不等於慈善事業
本書的書名「鐵軍」,原先的全名是「中國供應商直銷團隊」,簡稱「中供鐵軍」。它是做什麼的呢?
中供最早的運作方式是這樣的:
- 它提供企業主一個平台展示商品,上架的年費有分三萬、五萬、十萬等等,不同金額的服務不同。
- 去賣的業務可以抽成 9% ~ 15%,但有趣的是,你必須隔月才能拿到這筆錢,而且會用你下個月的表現,來決定你這個月的抽成比例。這個制度能逼迫業務越賣越多。
- 達到某個金額,還會加碼股票給你。它對應 2007 年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後來 2012 年私有化下市)。
- 老手會帶新手拜訪客戶,佣金的部分合理推測老手有拿(因為許多時候,拜訪多次後,是派老手去收錢結案)。也有的老手不拿錢,只拿一點顧問費意思意思,目標為提攜後輩。
- 嚴格禁止業務退佣金給廠商,違者砍頭。
要拿一種行業來類比,有點像台灣的保險業務員。業務員上門兜售服務與商品,交易成功就拿到佣金。這種「直接銷售」的工作,身邊有許多朋友都在從事。問題是初始的條件極差:底薪人民幣一千五,每天只能吃乾泡麵充饑,過個年身邊的同事沒人有錢可以借,三個月沒成交一件,就會被解僱。如果是你,忍受得了嗎?
我可能忍不了,當時許多的年輕中國人也忍不了。不同於員工訓練時說的「有人月成交達 83 萬,一年就賺一百萬,可以在廣州買三套房子啊」(人民幣計價),一旦訓練結束,面對市場,一個月賣不了一套,又累又窮,沒等被解僱,就走了一大票(書中數據:三個月不到,89 位走了 30 位)。套一句中國的話,「忽悠啊!」。中供鐵軍不是殘忍,而是當年不這樣,整間公司是活不下去的。
成功的企業並不等於神
臉書或賴群組上,我相信各位都看過許多馬雲說過的名言、做過的美事。你會因為號稱是他說的,就深信不疑,就亦步亦趨嗎?如果會,我建議你寧可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首先,你記得你父親三十年來說過哪些話嗎?如果連你都不記得,為什麼網友會正確記得馬雲說過的每一句話?再者,一句話有沒有道理,到底是因為它是不是真理,還是它是否從名人的口中說出的?
黑底、白字、找個圖。你也能來句馬雲名言!
名言當然有真有假,但本書裡寫的,可信度總應該是較高的吧?或許是國情差異,雖然事業最終很成功,但有些企業文化的內容,就很值得商榷了。
例如各個區域在比拚業績時,單位主管用了什麼方法?天天檢討直至夜深方休,並且互相分享經驗不藏私當然很讚,但喝雞血、摔碗、看革命軍電影、喊口號就有點詭異了。不只是我覺得無法接受,作者自己也提了「坊間傳聞鐵軍的人到其他企業搞『文革式運動』.雖然危言聳聽,卻也折射出對於習慣了『散養管理』的很多企業來說,鐵軍管理模式還是具有某種異端的感覺。」
其他例如 SARS 期間,因為中供鐵軍堅持去疫區廣州開會,使得員工之一染病並將病毒帶回杭州散佈。幸好員工之後痊癒了,但這樣的事情,實在讓身為醫師的我極度不認同。而作者寫出來,表示他們不但認同,也以此事為榮。
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說明,再怎麼偉大的企業,也不用當成神般的崇拜。懷著這樣的心情看著企業的故事,就能避免因「盡信書」而學到奇怪的部分。
只是為了示範「終身學習」
「你又不是什麼都懂,憑什麼教他?」從兩年前準備在家自學開始,身邊有許多人問過我這句話。是,我很多都不懂,所以我選擇終生學習。看看是否能將「孩子覺得爸爸不再厲害、不再無所不知的年紀」,從 10 歲,往後延到 15 歲(再往後我可不敢奢求)。15 歲之後呢?都已經親自示範了這麼多年,孩子應該能學到一點點,終生學習的方式了吧?
今後的時代,是終生學習者的時代。而本書,是個很適合的學習教材,誠摯推薦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