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一本教你投資理財、教育小孩、人生選擇的報導文學!《惡血》讀後感。

作者:姚侑廷



(第一次把梗放在圖裡,希望大家會喜歡)

我本來以為這是一本用於如廁或睡前的八卦書,沒想到看完大呼過癮,忍不住來寫個文章推薦給你。而且不只是我覺得它好,這本書在 Goodreads 上已經有十萬人評分,分數高達 4.5 分(滿分五分)。

關於 Theranos 的壞與誇張,我相信許多人都有了基本概念,就是「說謊+騙錢+拿人命開玩笑」。因此在這裡就不多做介紹。這邊要寫的是,我自己看這本書時的一些觀點。概括來說,這是一本活生生、熱騰騰、血淋淋的故事。不論是在投資上、教育上、 生活上都能給我們許多啟發。


專業投資人的定義


最近有一則舊聞重新被提起,模式比照「誰摔死了李新」,就是發生在 2016 年的「大規模人民幣 TRF 倒債事件」。影片裡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對於某些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主管機關立法限制只有「專業投資人」才能買賣。至於何謂專業投資人,金管會的規定之一是「總資產五千萬以上」。而且一旦被認定為專業投資人,就不受《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的保護。然後大家就覺得這很荒唐,因為有錢又不等於有能力。仔細去看法規,確實資產五千萬以上是充分條件,而非條件之一。也就是說如果郭台銘今天誤匯了五千萬給你,你就瞬間變成專業投資人了。

有錢就是有專業投資能力嗎?當然未必。但我其實是贊成這個法規的。因為其背後的精神,就是「你有足夠多的錢去冒這個風險」。說到底,這些法律的精神是「保護免於危害」的除弊,而非「追求更高利潤」的興利。


踩到屎之後的退場機制


Theranos 屬於未上市公司,自然只有家財萬貫又有關係的大財主或風險基金才有投資的管道與資格。因為創辦人實在太耀眼、太神話了。所以一直到東窗事發之前,都還有大批的錢排隊等著進場,期盼分一杯羹。讓人感到興趣的,是他們的退場機制。以下是我認為依序從最糟到最高明的幾種處理方式:

  1. 認賠又沒提告:這個書中沒有提到太多,大概就是那些當初有分到股權的員工吧。丟了工作又股票歸零,這就是「雞蛋放同一個籃子」的例子。身邊有一些朋友也都採取這種投資策略,在順風順水時當然是加倍開心,但還請容許我提醒你:不要持有你所在公司的股票,因為你不知道公司能不能活到你退休的那一天。
  2. 其次就是選擇不走訴訟,以承諾不提告來換取股票贈與的投資人。這個決定其實有點詭異,到底拿到更多的 Theranos 股票要幹嘛呢?期待這一切只是一場夢?
  3. 提出訴訟的投資人:有不只一家基金分別在地方法院與聯邦法院提告,甚至還有人提起證券詐欺的訴訟。也有集體訴訟的模式。後來很多都以和解收場。
  4. 提出訴訟的合作夥伴:踩到大便還以為撿到裸鑽的,大概最慘的就是 Walgreens (八千家的全國性連鎖藥局)跟 Safeway (百年超市,北美共有一千九百家門市)這兩家公司了。他們都聽信了創辦人伊莉莎白的話,要在自己的分店,設置可以讓客人當場「採血後瞬間拿報告」的定點。若能成真,錢就會像扭開水龍頭般,源源不絕地流進公司。想一想,每天五十個人次,每人十元美金,乘以門市的數目,那會是多大的一筆收入!所以它們都很晚才認賠殺出。兩家公司最後都是以打折過後的金額和解收場,各自損失了數千萬美元。
  5. 最高明的可以說是媒體大亨梅鐸了。當年他投了 Uber 的十五萬變成五千萬(這個數字是作者寫的,我查了國外的網站,畢竟是未公開,大家說的數字都不一樣,不過幾百倍的獲利是確定的),是創投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傳奇。梅鐸當初在 Theranos 第三輪募資出了一億兩千五百萬,時間是 2014 年的秋天。伊莉莎白在 2015 年 9 月底華爾街日報即將刊出爆料報導前(報導於 2015/10/15 公開),曾多次拜託梅鐸壓下新聞,但梅鐸拒絕了。後來他是怎麼處理的?用一美元將股票賣回給 Theranos。他賠光光嗎?不,在美國,股票交易的資本利損,可以用於抵稅。依據目前最新的稅法規定,如果他在其他地方買賣股票有賺到三億三千七百萬,那麼他的資本利得稅,就能用「與 Theranos 交易的這筆損失」完全抵消掉。(一年內買賣股票賺的錢,資本利得稅是 37%。這在台灣稱為「證券所得稅」,目前停徵中)
看到了嗎?有錢人能比我們想更遠,做更多事呢。這真是一個精彩的案例!而且 Theranos 總共募了 90 億美元,除了亂花一通(不停的解雇與招募員工、不停的花大錢搬遷多次、不停的花大錢請名律師告前員工與意圖盜取其「專利」者),還拿來賠這些和解金。所以根本就是廣義的龐氏騙局,唉唉唉。


人格養成的扭曲


我自己有兩個小孩,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就一直在問自己兩個問題:「到底是什麼環境,養成了這麼糟糕的一個人?」「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將來變成這種人?」

其實伊莉莎白可說是出身名門。成績跟學歷又好、見識與能力不差、外型亮麗談吐不俗,可說是符合了獨角獸的所有資格。也因此能募到 90 億美元之多。所以問題出在哪兒?我們沒辦法知道太多,因為她根本不受訪,而且保護的很嚴密,還很會告人。但我綜觀全書,發現了幾件事:
  1. 十歲的願望是「億萬富翁」;
  2. 高二成績過人,跟休士頓受人尊敬的整形外科醫師之子交往;
  3. 大學因她輟學開公司而被分手的前男友曾說過:「她優雅自信又世故,但有防人之心,不是世界上最樂於分享的人,行事總是留了一手。」
  4. 公司開立之後,她要求某個主管及其團隊 24/7 工作,該主管拒絕。於是她又應徵了新人,成立競賽小組。並且最終把辦不到的人解僱。
簡而言之,看得出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逐漸成為她的核心價值。很不幸的,台灣的升學制度與教育方式,也可能培養出不少這種人。回想你過去的學生時代,或看看你孩子正在走的路,分數還是一切,對吧?既然在體制內,就不可能堅持自己的規則又玩得下去。但如果你有發現,孩子開始忘記去思考學習與考試背後的意義與目的,或許你年長一些,見多識廣,能不時的提點他,甚至拉他一把,扮演好父母或長輩的角色。雖然事後說來有點馬後砲的意味,但如果這些出錢又出臉的重量級人物們,在發現伊莉莎白說第一個謊的時候,選擇用力地糾正而非盲目力挺的話,我想結局可能會很不一樣。


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關於本書,還有第二個與教育相關的主題可以討論:該不該念大學?該不該輟學去創業,賺大錢?

比爾蓋茲、賈伯斯、祖克伯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但有多少人輟學後創業失敗的?好像沒聽說過。伊莉莎白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了沒經歷高等教育的重大缺陷:不具備業界認為是常識的內建思考模式。請注意我並非是指「知識」,而是「思考模式」。

Theranos 最初的口號就是「一滴血就能驗遍全疾病」。這句話在相關領域的人,一聽就知道是鬼扯蛋。如果有一件事,悖離你的常識太遠,通常是錯的,比如永動機、比如水能變汽油。或許真有非常非常非常少數是能實現的創新,比如特斯拉。

問題是伊莉莎白沒有這個常識、出錢的人也沒有(董事會裡沒一個相關領域的,是故意還是湊巧?)。更糟的是,在她網羅了專家之後,一批批的業內人士都跟她表示辦不到。她卻覺得「哪可能,是你們不夠努力」。於是空頭支票一張張的開,美金的支票一張張的收。到最後,只能用一次又一次的謊言,美化與包裝一隻空心的獨角獸,直到被揭穿。作者寫在結尾部份的一段話,看了很讓我覺得怵目驚心:

「很難相信一個只上了兩個學期化工課程的大學輟學生,有能力開創出最尖端的新裝置。沒錯,臉書的祖克伯十歲就用爸爸的電腦學會寫程式,但是醫學不一樣。醫學並不是在自家地下室就能自學成功的,而是需要多年的正規訓練,再加上數十年的研究來增加價值。」


所以我的結論很簡單:輟學不是不可以,但是千萬不要騙自己。如果你真搞不出個名堂,請回到學校,乖乖的把該學的東西學完,走大多數人走的路吧,那並不丟臉。


職場上的恐怖情人


恐怖情人真的很可怕,輕則毀了你的幾個月,重則毀了你的半生或一生。恐怖老闆也是一樣的。你如果看到 Theranos 對在職與離職員工的所作所為,一定不敢相信。這麼光鮮亮麗的高社經地位者,居然會用這麼多卑劣的手段,處理跟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故意晚上八九點才給晚餐,好讓員工十點才能下班、一秒解僱說出真話的人,而且不准對方收東西必須立刻走(不論職位大小)、冷凍對方到自己離職,這都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非法跟蹤、可疑的人身傷害、動輒提出告訴、違法恐嚇樣樣來。它們甚至還逼一位年青人,在出庭替華爾街日報作證其報導為真的前一晚,在家自盡身亡。

我不知道還留在公司裡的人到底怎麼看自己與公司。但如果我們家小孩,在報導炸開之後,還願意在公司餐廳,跟主管與上百位同事振臂疾呼:「凱瑞魯(本書作者),操你媽!凱瑞魯,操你媽!」那我會馬上誠摯地勸他離職,不管薪水多高。因為那實在是太詭異了。(註:原文是 “Fuck you, Carreyrou… fuck you, Carreyrou!” 他們沒有提到作者的媽媽啦!嗯,總不能翻譯成「凱瑞魯,幹你咧~」那太不順口了)

有非常多年青人的大好前程都被 Theranos 毀了,因為在美國,打官司非常的昂貴。其中一位被告的前員工,花了大約台幣一千兩百萬在訴訟上。因此即使事情已經演變到樹倒猢猻散,還是有許多人不敢具名受訪。看到作者描述那些前員工的懼怕與閃躲,以及時不時的落淚崩潰,真讓人憤慨。這些人的後半生,還能過得幸福快樂嗎?伊莉莎白憑什麼毀掉這麼多家庭,只因為自己的無知與任性?


「選擇」跟「努力」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是幾年前很流行的一句話。我個人是比較贊成「選擇跟努力一樣重要」。對於伊莉莎白、員工、投資人來說,或許他們在 Theranos 的興起與衰落之時,都做出了許多錯誤的選擇。我們六七十年的短短人生中,有一些時間點出現的選擇,其影響可大到出乎你的想像。學校、工作、伴侶、理財、健康,在這些重大的主題上,每一個選擇都要非常謹慎。當你某一天看到一個金光閃閃,非他莫屬的選擇出現在你眼前時,請記得這本書曾經告訴過我們的事。畢竟,人生路上,很多事情是沒辦法重新再來過的。

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