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大國政治的悲劇》&《美國世紀的終結?》:台灣會發生戰爭嗎?

作者:姚侑廷



這次的心得有一個你我都應該相當重視的主題:台灣在可預見的未來,會發生戰爭嗎?

隨著中國近十年來經濟的崛起,「中美是否終須一戰」成為歐美與中國歷史學者開始關注的問題。本次讀書會挑了兩本書同時閱讀,《大國政治的悲劇》是站在「會打起來」的立場,《美國世紀的終結?》則是比較偏向不會。


《大國政治的悲劇》


本書作者John Mearsheimer 秉持的就是「國性本惡」:國家的存在就是為了獲得權力,力量確保了安全,因此國家間註定發生衝突。

全本書可以看成是一篇結構完整、論述清楚的大型論文。之前因為已經看過類似結構的書(跨國灰姑娘),因此較清楚也較熟悉。這種書寫方式的好處有兩個:

1.作者是天馬行空或是句句有本,思緒清楚的讀者會馬上知道。要延伸閱讀相關文獻也相當方便。

2.對社會科學或歷史相關領域不熟悉的人,看起來也會比較輕鬆進入主題:書中每提到一個自己的論述,都會以「提出問題→陳述其他學者的看法 → 提出自己的論點,並解釋為什麼自己的論點是有道理的 → 舉出歷史上發生過的實例證實」這樣的結構表現。因此你在聽作者說整件論述時,也同時把其他主流學者的理論與歷史事件學了起來。所以這種書看起來會很過癮(嘆氣)。

作者的理論派別是「攻勢現實主義」,並且是該派別的開山鼻祖。他也分別介紹了自由主義、以及現實主義的各個分派。而整本書的論述,就以此為基礎展開。下表為作者在書中列出的表格,提供各位參考。




作者認為,美國表面上推崇「自由主義」(尤其是具有市場經濟的自由民主國家),言論上也充滿了「樂觀主義」與「道德主義」,但在國際體系中,卻按照現實主義的邏輯行事(說一套做一套是也,這個似乎是人類的天賦啊)。

權力就是一國所具有的實力,包括潛在權力和軍事權力。而潛在權力是所有用來建立軍事權力的資源,包含財富與人口。攻勢現實主義的論點主旨是:因為國際中沒有一個更大的中央政府高於各國政府,並且真具有制裁管理能力(所以聯合國不算),因此屬於「無政府狀態」,此時各國就必須盡可能的發展各自權力達到最大,以保護自己。

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將國際體系分為兩類:「不平衡」(仍在變動中)與「平衡」(已經穩定),不平衡的狀態當然較可能發生戰爭。以權力大小數目來分類時,則可以分成「單極體系」(=只有一個老大,其他都是小咖)、「兩極體系」(=有兩個勢力均衡的老大)、與「多極體系」(=大家拳頭都差不多大)。所以排列組合會有四個:不平衡的兩極(在過去的歷史中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平衡的兩極、不平衡的多極、平衡的多極。其中最可能發生戰爭的組合是「不平衡的多極」。

「不平衡的多極」最容易發生戰爭的理由有四:

  1. 有更多潛在的衝突狀況:簡單講,小孩數目多了,吵架的排列組合就增加了;
  2. 兩極體系內的大國都會希望阻止其陣營內及陣營間的小國衝突,以避免後續出現的衝突升級:例如冷戰時期的美蘇;
  3. 當權力不平衡時,強者會因為有更強的能力贏得戰爭而增加發動的機會;
  4. 多極體系容易發生誤算。

國家的中級目標都是「區域霸權」,終極目標則是「霸主」(hegemon)。


與台灣相關的議題


除了大視角的理論與國際體系外,較小視角的分析單一國家是否發生戰爭的要素,這裡我整理出一些與台灣比較相關的內容。

國家的戰略


  1. 「戰爭」:國家獲取權力的主要戰略,比如胖虎真的動手揍大雄,然後就拿到他要的漫畫書了;
  2. 「訛詐」(blackmail):靠武力威脅達到目的,成本較低卻不容易成功,原因是還沒達到效果就開戰了。「你不給我,我就揍你喔!」聽起來雖然可怕,但是胖虎常常沒等大雄回答就K下去了;
  3. 抗衡(balancing)與推卸責任(buck-passing):受威脅的國家本身參與遏制對手的工作,比如大雄給小夫道具去修理胖虎就是抗衡,慫恿胖虎去跟小夫要玩具就是推卸責任;
  4. 綏靖(appeasement)和扈從(bandwagoning):前者也稱為姑息主義,犧牲利益以換得和平;後者則是直接與敵人結盟,以期待得到一些好處。例如:大雄常常採取綏靖主義,小夫常常當扈從。
作者認為,實際有效的選擇是抗衡和推卸責任,綏靖與扈從則是無效而危險的戰略。

軍事力量



作者提出的幾個觀念很有意思:

  1. 地面力量是軍事力量的主要成分:獨立的海上力量與戰略空中力量都不具備贏得戰爭的太大作用;
  2. 封鎖常常無效,而且平民受到的懲罰越多,政府就越難停戰;
  3. 巨大的水體是陸軍的屏障:它具有強大的阻遏力量,限制了敵軍投送力量的能力。

他的結論是:「最和平的世界可能是:所有大國皆為島嶼國家,並都擁有經得起第一次打擊的核武儲備」。所以回過頭來評估,台灣該不該裁軍?該怎麼裁?要怎麼利用台灣地理上的優勢?我認為本書能提供非軍事專家的讀者,一個很好的機會去練習思考這個議題。



《美國世紀的終結?》


作者 Joseph S Nye 是軟實力(soft power,與傳統軍事的硬實力 — hard power相較)與巧實力(smart power)概念的發明者。除了是哈佛的教授,他在1977年開始參與政府事務,並曾於1994年擔任美國國防部國際安全事務部門的助理國務卿。因此他的立場較與美國官方一致,並且遣詞用字較謹慎,這一點在閱讀時就能感受到。

雖然整本書的主軸在於討論「美國是否仍能維持霸權」,但其中提到中國的崛起(作者認為其實是「恢復」,因為中國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與東亞的和平,是能拿來與上一本書做為對照的。

作者認為中國跟美國發生衝突的機會不大,因為:

  1. 比起美國,中國還太弱。不論是軍事、經濟、軟實力資源上,美國都領先數十年;
  2. 因此美國有更長的時間處理與新興大國的關係;
  3. 許多大的議題需要彼此的合作,比如氣候變遷、恐怖主義、網路犯罪,這使得跨政府的合作增加,因此能減少衝突;
  4. 與美蘇冷戰不同,兩國有極大的貿易量,再加上中國有數十萬學生在美留學,因而有潛移默化的機會。

作者認為,「單極」與「多極」是較舊的字眼,在同一時間、不同議題上,會出現單極與多極的狀況。因此如果把許多不同型態的行為混在一起,就會界定不清「衰落」的觀念,導致錯誤的政策結論。結尾他寫了一句話:「我們應該小心,不要把過去看的太美好」,又引用了一句喜劇演員的台詞:「霸權不復昔日雄風,但他原本從來就不是」。

我看完是這樣詮釋的:「我們美國是很強,但那又怎麼樣?局勢總是多變,我們總是要因應各種情況,做出各自不同的應對」(哎呀真像記者會的答覆)



社會科學的力量


《大國政治的悲劇》的作者覺得,雖然不可能做出完全準確的政治預言,但是當社會科學的學者用「已經發生過的事實」去支持「某個理論的正確性」,再依據這個理論去推測未來,那麼這樣的推測就是有效的。「健全的理論應該建立在有效的命題之上」,如果某個命題沒有任何過去的事實支持,作者認為該命題推論出的理論就是錯誤的。

《美國世紀的終結?》作者則認為,變動的因素太多,且許多是在過去沒有出現過的(比如網路、比如高效率的經濟等等),因此過去的理論太陳舊無法使用,也不可能去進行什麼太精準的預測。

我在看過兩位的論述後,是這麼想的:歷史與股價一樣,不太能夠站在現在,參考過去,推導出未來。社會科學真的是科學嗎?如果「說對了就是厲害,說錯了也無所謂,反正不會被記住」,那社會科學對政治局勢的預測,與數字週刊最後幾頁的「本周星座運勢」有什麼差別?

我不認為歷史是可以預測的,但是我又認為這樣做那樣做,能夠讓台灣較不容易發生戰爭,這樣的論述是不是自相矛盾?

邏輯上應該是沒有衝突的。例如我不保證「綠燈過馬路」一定不會被撞,但是我選擇「綠燈過馬路」是因為它比起「紅燈過馬路」更合理風險更小。


台灣會發生戰爭嗎?


《大國政治的悲劇》的作者在2014年發表的著名文章〈向台灣說再見?〉有收錄在本書新版,最後一句話是這麼寫的:「對台灣而言,一個強大的中國不僅僅只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場噩夢」。因為畢竟是自己所在的土地,整場讀書會我們圍繞這個主題討論了許久,不論是會不會打?誰跟誰打?怎麼打?怎麼避免?非常有趣的是,不同年紀、不同成長背景的人,看了同樣一本書,所具有的想法可以相當的天差地遠(這也是讀書會迷人的地方)。會中恰恰分成了兩派,一半的人覺得會打,一半的人覺得不會。

以下是我的觀點:邏輯上極有可能發生戰爭,球並不在台灣的手裡。中國軍事權力與潛在權力的規模之大(姑且不論「質」的好壞)、中國與美國在亞洲的碰撞(朝鮮半島、台灣、南海)、美國先發制人決戰於境外的思維,都讓這場戰爭的出現,趨向了必然。

隨著年紀的增加,胖虎只是一天比一天高壯,一天比一天兇惡。大雄應該怎麼辦?

  1. 找到第二個胖虎,並且依附他:希望美國出兵保護台灣;
  2. 對胖虎超好,幫他寫作業借他漫畫甚至借他小叮噹的道具:送人送錢 送美國的情報
  3. 跟小叮噹拿到「逆轉勝」的武器:如果台灣擁有核武的話......;
  4. 大雄開始健身練跑步,打不過至少跑到讓你追不到:富國強兵(抱歉我知道這句很老掉牙)

現實社會中,光有崇高的理想是不夠的,它還必須務實、必須可行。上面四種方法,那一個好?我想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你說綏靖主義不好嗎?如果我只活一百年,我的目標就是「我有生之年不要看到戰爭」,那麼「對胖虎好」確實能達成目標,這有什麼不對呢?

我個人是選擇第四種:求人不如求己。當越少變數在別人身上時,你就越能掌握事情的發展方向。或許你真能吃掉我,但是我要讓你吞得很痛苦!防盜鐵門並不能真的擋住所有的小偷強盜,但是它能讓企圖者實際感受到「要偷這一家會很吃力不討好」,然後改去偷你隔壁。台灣的防盜門,除了靠自己強大之外,還有台灣海峽。


硬書的趣味


或許你會覺得,我朝九晚五,除了能在吃飯喝酒時,耍一兩句讓正妹覺得我很厲害之外(什麼你說這樣就夠了?),這個又對我的生活有什麼改變呢?我想,大家都覺得自己愛台灣,是台灣人。愛它就是要開始了解它,了解它的歷史、它的優點與缺陷、它的周遭發生了什麼事等等。或許這兩本書你真的啃不下去,那麼希望我的這篇小文,能提供一點資訊與想法。



(註:不含注釋,分別為493頁與1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