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司法即正義的化身?我看《蘇建和案21年生死簿》有感。

作者:姚侑廷



冤獄,如同醫療過失,離你我的日常生活非常遙遠。就像烏克蘭的內戰,貌似毫無相關又遠在天邊。但一旦碰到,個人的小世界就會像遭遇隕石的地球,蒙受巨大重創,甚至灰飛煙滅。人的一生能夠承受幾次重創?我們又該怎麼去看別人的世界遭逢冤獄的這件事?



解嚴後、終結戡亂時期前


台灣省戒嚴令》停止於 1987 年 07 月 15 日。《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則於 1991 年 05 月 01 日公告廢止。為什麼看這本書要知道這兩個時間點?因為「蘇建和案」發生於 1991 年 03 月 24 日,離戒嚴令停止(又稱為「解嚴」,解除戒嚴),也不過三年多。法令雖然改變了,警察系統與司法系統的組成卻依然是同一批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全案會有許多誣陷、刑求、證據消失、非法辦案,這些現今看來可怕又荒謬,但當時可能是稀鬆平常的手段。這是台灣和平民主化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結果。為什麼不砍掉重練,全部推倒重來?如果你是當權者(李登輝,第七、八、九任總統,1988/01/13-2000/05/20),這是個最不可行的選項。也因此系統邊緣必然出現犧牲者,是少數,也是悲劇。

民主化之後,過去在政治上有罪的判決的理當由政府主動撤銷,但其餘的部分呢?整個社會有沒有意識到這個部分,並且出現有作為的運作?在立法方面,一直有相關修立法,例如最近的「刑事案件確定後去氧核醣核酸鑑定條例」。但往往不夠快,也不夠多,因此還有許多自發性的民間機構,例如「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都有相關的幫助管道。他們終其一生,努力的幫助一位位,飛來橫禍又求助無們的人們。其精神與作為令人感佩。

看完本書,我對下面幾件事情,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廢死,支持或反對?


決定要贊成或反對廢死對我而言是困難的。我想那是因為我缺乏相關知識,又覺得那與「一命償一命」的直覺相違背。但如果把「死刑判決」分成兩種,就可能會容易思考一些:確定犯下該判死刑者(例如某些現行犯)、不確定是否犯下該判死刑者(例如本案)。前者又可以分成「他故意犯案的」、「他故意犯案但有原因(例如精神疾病、一時衝動等)」與「他不是故意的(例如過失致死)」;後者又可以分成「真的是他做的但是你找不到鐵證」與「真的不是他做的」。然後我們就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寧可錯殺一人,還是寧可錯放一人?

這個問題我還沒有答案。但看過一些冤獄的書之後,我開始不那麼肯定「寧可錯殺一人」是一個好選項。因為如果那一人,就是我或我的家人呢?誠如蘇建和在書中所說:「我因蘇案浪費了二十一年的生命,如果不是親身經歷,誰會曉得其中痛苦?對一般人而言,蘇案就是一個新聞、一個社會事件、一個故事而已」。


司法改革,是必需還是外行人插手?


雖然《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的目的是「推動台灣建立具品質與正義的醫療環境」,但還是常常看到有些基金會的提案或發言,為業內同行所詬病與撻伐。同樣的,司法改革在推動上,法界人士也有類似的聲音。甚至蘇建和案,法界也有許多認為本案該當有罪。蘇友辰律師在書中提到,有一位同期同學表示:「蘇兄呀,你的案子看來確實相當有利,不過法界內的說法,大部分都認為判他們三個人有罪並沒有冤枉。」外行人如我確實很難真看懂任何主題的論述與反駁。非主流或非專業的監督與反對角色,究竟該不該存在?我認為是必需的。因為唯有這樣,系統才有進步的可能,並能避免被蒙蔽。


紅隊(read team)存在的必要


美國 CIA 在 911 事件之後,創立了紅隊,目的是致力於反對情報界的傳統觀點,指出邏輯和分析上的缺陷,避免重蹈覆轍。已卸任的百事可樂 CEO Indra Nooyi,在她剛被任命為總裁的那個晚上回到家中,興奮的跟媽媽說:「我等不及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媽媽卻回答她:「先等等,你需要去買個牛奶。」並且在她抱怨時表示:「一旦你踏進這個家中,你就是媽媽與母親的角色,所以把你的『總裁』皇冠留在車庫裡別帶進來吧!」在我們的思考領域中,也應該要有這樣一個媽媽存在。她就像你的反對黨、你的紅隊、你的警鐘,時時刻刻提醒你:你可能是錯的,甚至錯得離譜。

我們常會感嘆,台灣國民素質遠不如某些已開發國家。但素質這種摸不到看不著,無法簡單量化的東西,並不是像電玩裡角色般,看一篇文章、聽一場演講、靠幾篇懶人包就能瞬間大增的。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多看、多想、多討論,不論是自己切身相關的(例如車禍時的SOP),或是終其一生遇不到一次的(例如冤獄)。這樣下一代才會耳濡目染,成為更好的一群人。這是一條我認為很漫長,但是很重要,且是唯一的,提升國民素質與國家競爭力的捷徑。


本書的價值


這是一本讀來讓人心情沈重的書。兩位被害人、四個死刑宣判、一個死刑執行、二十一年的煎熬、與五個家庭一輩子的傷痛。閱讀這樣的書,除了了解司法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重大事件,培養同理心之外,也能增加法學素養,並跳脫舊有的思維模式。當你對某些議題反射性地說出自己多年不變的評論時,或許能先想想,是否有一些觀點與事實,是自己從未想像與瞭解過的?


延伸閱讀





購買連結